广东粤湾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

Guangdong Yuewan Construction Drawing Review Co., Ltd.     

新闻详情

————

施工图审查全流程解析:从提交到备案的7个关键步骤​​

来源: 本站 作者: admin 发布时间: 2025-06-21 18:01:59 浏览次数: 113

施工图审查是工程顺利推进的重要环节,详细拆解施工图审查的全流程,包括提交材料、技术审核、问题整改等关键步骤,助您高效通过审查,规避施工风险。

施工图审查是工程顺利推进的重要环节,详细拆解施工图审查的全流程,包括提交材料、技术审核、问题整改等关键步骤,助您高效通过审查,规避施工风险。

​​一、施工图审查的核心意义​​
施工图审查是确保设计合规性、安全性和可施工性的关键环节。它不仅能避免施工阶段因设计缺陷导致的返工和延误,还能保障工程符合国家强制性规范(如抗震、消防、节能等要求)。对于建设单位而言,规范的审查流程能减少法律风险;对于设计方而言,则是优化方案、提升专业性的重要机会。

​​二、施工图审查的7个详细步骤​​
​​步骤1:前期准备——材料齐全是基础​​
提交审查前,需确保资料完整,包括:

​​全套施工图纸​​(建筑、结构、机电等专业,加盖设计单位出图章);
​​计算书与说明文件​​(结构荷载、机电系统参数等);
​​审批文件​​(立项批复、规划许可证、消防/人防专项审批等);
​​合同与资质证明​​(设计合同、勘察单位资质证书)。
​​注意​​:若涉及特殊工艺或新材料,需额外提交专家评审意见或检测报告。

​​步骤2:初步审核——形式与合规性筛查​​
审查机构首先核对材料完整性,重点检查:

图纸目录与签章是否齐全(设计人员资质、单位公章);
项目名称、规模是否与审批文件一致;
是否缺少专项图纸(如消防、人防)。
​​常见问题​​:图纸模糊、签章遗漏、专业图纸未覆盖(如无障碍设计缺失)可能导致初审退回。

​​步骤3:技术审查——专业工程师的深度核查​​
由建筑、结构、机电等专业工程师分项检查:

​​结构安全​​:荷载取值、抗震构造、基础设计合理性;
​​设备系统​​:管线综合排布、设备选型匹配性;
​​消防与节能​​:疏散通道宽度、防火分区划分、保温材料性能。
​​技术要点​​:需利用专业软件复核计算参数(如结构受力分析),确保数据与计算书一致。

​​步骤4:交叉问题协调——多专业协同纠错​​
各专业工程师需共同排查跨领域矛盾,例如:

建筑标高与结构梁高冲突;
机电管线与承重墙位置重叠;
设备基础与地下管线间距不足。
​​解决方案​​:通过BIM模型模拟或现场会议讨论,明确修改优先级。

​​步骤5:问题反馈与整改——闭环管理的关键​​
审查机构出具《审查意见书》,按问题严重性分级:

​​强条违规​​(如抗震等级不足):必须修改后重新提交;
​​一般问题​​(如标注不清晰):允许局部调整;
​​建议优化项​​(如材料替代方案):根据成本与工期权衡。
​​整改技巧​​:优先处理涉及安全性和合规性的问题,避免因小失大。

​​步骤6:复审与备案——最终确认​​
修改后的图纸需再次提交复审,重点核对:

问题是否逐条闭环;
修改部分与其他专业的兼容性;
文件格式与签章规范性。
通过后,审查机构加盖合格章,报送主管部门备案,方可进入施工许可阶段。

​​步骤7:归档与施工交底——后续保障​​
​​档案管理​​:保存审查意见、修改记录及最终图纸,便于施工追溯;
​​技术交底​​:向施工方、监理方解读图纸要点,明确施工难点。
​​三、提升审查效率的实用建议​​
​​提前介入​​:在方案设计阶段即与审查机构沟通,规避重大设计偏差;
​​标准化模板​​:建立企业内部的图纸审核清单,减少低级错误;
​​数字化工具​​:使用协同平台实时更新图纸版本,避免文件混淆。
​​四、常见审查驳回案例分析​​
​​案例1​​:某商业综合体因未预留设备检修口,导致消防审查不通过;
​​案例2​​:结构计算书与图纸标注的钢筋配筋率不符,引发技术审查返工;
​​案例3​​: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未达标,需补充节能设计说明。

施工图审查是工程质量的“第一道防线”,其流程的规范性直接影响项目成败。通过系统化准备、专业化协作和精细化整改,可显著提升审查通过率,为高效施工奠定基础。如需进一步了解地方性审查政策,建议咨询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