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粤湾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

Guangdong Yuewan Construction Drawing Review Co., Ltd.     

施工图审查步骤详解:从技术合规到工程质量的系统化把控

来源: 本站 作者: admin 发布时间: 2025-11-05 15:40:32 浏览次数: 0

施工图审查步骤的完整流程,涵盖形式审查、技术审查、专业协调等关键环节,详细说明各阶段审查要点与方法,为工程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施工图质量控制指南,确保建筑工程安全合规。

施工图审查步骤的完整流程,涵盖形式审查、技术审查、专业协调等关键环节,详细说明各阶段审查要点与方法,为工程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施工图质量控制指南,确保建筑工程安全合规。

 

施工图审查作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,是确保工程设计质量、安全性和合规性的重要保障措施。系统化的施工图审查步骤能够有效识别设计缺陷,规避施工风险,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水平。本文将深入剖析施工图审查的全流程步骤,为工程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参考。

一、施工图审查的前期准备工作

施工图审查步骤的启动始于充分的前期准备。审查单位在收到设计单位提交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后,首先需进行形式审查,确认文件的完整性和合规性。此阶段主要检查设计文件是否包含完整的建筑施工图、结构施工图、给排水施工图、电气施工图、暖通施工图等各专业图纸,以及相关的设计说明、计算书和审批文件。同时,需验证设计单位的资质等级是否与工程规模相匹配,项目负责人及专业设计人员是否具备相应执业资格。这一基础性审查步骤虽不涉及技术细节,但对后续深入审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。

在完成形式审查后,审查机构应组建专业审查团队,根据工程特点和专业需求,配置建筑、结构、给排水、电气、暖通等各专业审查工程师。审查团队负责人需制定详细的审查计划,明确各专业审查的重点、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,确保施工图审查步骤有序推进。此阶段还需收集与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、技术标准、规范规程等依据性文件,为后续技术审查提供评判基准。

二、技术性审查的核心步骤与方法

技术性审查是施工图审查步骤中最关键的环节,涉及对各专业设计内容进行全面、系统的审核。这一阶段的审查应当遵循"先整体后局部、先大后小"的原则,从宏观到微观逐层深入。

建筑专业审查应重点关注建筑防火设计是否符合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要求,包括防火分区划分、安全疏散距离、疏散宽度计算、消防设施配置等;检查建筑功能布局的合理性,核实各功能区域面积指标是否满足规划要求和使用需求;审核建筑节能设计,验证围护结构保温措施、门窗性能参数等是否符合节能标准。同时,建筑无障碍设计、室内环境质量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审查要点。

结构专业审查是施工图审查步骤中技术含量最高、责任最重的部分。审查人员需复核结构计算书的完整性和正确性,检查荷载取值是否合理,结构体系选择是否恰当,抗震设计是否符合规范要求。对于基础设计,应审核地基承载力计算、基础选型和埋深是否合理;对于上部结构,需检查梁柱墙板等构件的尺寸、配筋是否满足受力要求,节点构造是否安全可靠。特别对于超限高层建筑或特殊结构形式,还应查验是否进行了必要的专项论证。

设备专业审查包括给排水、电气、暖通等系统的审核。给排水专业应重点关注消防系统设计流量和压力计算,喷淋系统布置,生活给水系统分区合理性,排水系统通畅性等;电气专业需审查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,变配电所设备配置,线路选型和敷设方式,防雷接地系统设计等;暖通专业则要审核空调冷热负荷计算,系统形式选择,设备参数确定,风管水管系统设计等。各设备专业还需检查管道井、设备机房、管线综合布置的合理性,避免空间冲突。

三、专业协调性与合规性审查要点

在完成各专业内部审查后,施工图审查步骤进入专业协调性审查阶段。这一步骤旨在发现和解决各专业设计之间存在的矛盾和不协调之处。审查人员需通过综合阅图,检查建筑、结构、设备各专业图纸是否存在空间位置冲突,如结构梁与通风管道交叉、设备管线与建筑门窗碰撞等问题。对于复杂区域如走廊吊顶内、设备机房、管道井等,应进行专门的管线综合检查,确保各系统管线排布合理,留有足够的安装和检修空间。

合规性审查是施工图审查步骤中不可或缺的一环,主要审核设计文件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、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。审查内容涵盖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,如建筑防火、结构安全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强制性规定;规划条件的落实情况,包括建筑退界、容积率、建筑密度、绿地率等指标;以及专项审查要求,如人防设计、绿色建筑、装配式建筑等专项设计内容是否符合相关规定。

四、审查意见汇总与反馈闭环

完成全面审查后,审查人员需对各专业发现的审查意见进行汇总、分类和整理。按照问题的严重程度,通常将审查意见分为"强制性条文"、"一般性条文"和"建议性意见"三类。强制性条文问题涉及工程安全和公共利益,必须修改;一般性条文问题对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有影响,原则上应当修改;建议性意见则为优化设计的建议,由设计单位酌情采纳。

审查机构应形成正式的施工图审查意见书,明确列出各专业存在的问题,并注明所违反的规范条款和修改要求。意见书发送至设计单位后,审查人员还应与设计师进行充分沟通,解释审查意见的技术依据和修改方向,确保设计方准确理解审查要求。设计单位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后,审查机构需对修改内容进行复核,形成审查闭环,直至所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。

施工图审查步骤的严谨执行,不仅能够保障工程建设的合法合规,更能从源头上提升工程质量,防范安全风险。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程复杂度的提高,施工图审查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,审查人员需要持续更新知识储备,提高专业能力,以适应新时代工程建设质量管控的需求。系统化、规范化的施工图审查步骤始终是确保建筑工程安全可靠、经济合理的核心环节。